https://gravatar.cat.net/avatar/9a377c01c6ce230242afa0f902a5682d?s=96&d=mp&r=g

非学·派

0.0

给非学·派打分

start start start start start

感谢您打了2

详情

全站展示位

阿里云+宝塔+WordPress避坑记录 | ’不与偏见和痼习为伍 | 个人生活分享 | 工具

写在前面 随着云服务器的价格越来越亲民,越来越多的博客爱好者希望通过架设自己的服务器,以便拥有更加自由的操作空。。。

推荐

AutoCAD如何选择版本? | ’不与偏见和痼习为伍 | 个人生活分享 | 工具

经常有人来问我CAD选择哪个版本的比较好。 我听到过几个偏激的说法,一种是越新约好,一种是越老越好,还有一种是

VMware player 安装 CentOS 7 虚拟机4K高分屏下GUI字体过小问题 | ’不与偏见和痼习为伍 | 个人生活分享 | 工具

VMware player 可以免费使用,是很多非商业用户的福音,但是在我的4k笔记本上安装CentOS7虚拟

发送已安装安卓APP的办法 | ’不与偏见和痼习为伍 | 个人生活分享 | 工具

单位食堂用的是一个特别垃圾的软件系统,手机上可以查询余额,但是换了新的华为手机以后,无法找到安装包,问同事和管

我在这头 幸福在那头 | ’不与偏见和痼习为伍 | 个人生活分享 | 写作

深夜看完了《命运呼叫转移》——一部充满了张力的商业片,围绕手机而发生的一幕幕情景剧,像是一位老人在讲述那些陈年

心灵鸡汤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之后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之后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所以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列表展示

主站展示位

每个人的世界末日'

坐在早上八点钟的班车上,看到路边横躺一具死尸,血溅出一米多,车祸横死无疑。尸体上盖着交通协管员的亮黄安全服,西侧被匆匆赶来的城管围了个水泄不通,东侧零星站着几位交警,表情凝重而无奈。肇事车辆停在路左侧的行车道上,黑色的轿车无人愿意靠近,车左前灯位置凹陷严重。看位置,定是行人兀自横穿马路,酿成惨剧。但能将人撞出近10米开外,车速也必定不一般。 今天是12月20日,大概明天就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了,人类到底对死亡有多急切呢?若真的世界末日来了,即便是只差一天,也有人耐不住等待,提前告别。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被一具或好或劣的躯壳包裹着,躯壳有时候会遭到重创,世界有时候会自我坍塌。每个明天都有可能是末日,只不过是经过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一天的到来。甚至一开始信誓旦旦的预言家,被大伙嘲笑久了,自己也不相信预言了。到了最后,还生怕自己一语成谶,觉得是自己断送了世界,忧心忡忡。这个世界毁人的能力有多强大。 其实,每个人都是预言家,或多或少的可以预言自己的明天。例如,寻思个计划,冒出个想法,也许在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实现。这些短期的预言,是一种有意识的驱动,而貌似神秘的长期预言,无非是一种长久的心理暗示。那些看起来可以概括人类一切趋势的宗教预言,只是在玩一场心理游戏,让人可以引导自己的想法。真理和废话只是在于你对人生的理解深度不同,赋予了它一些独特的意义。 我们的世界里,每一个明天,都可以是末日——全面崩塌的末日,即自己的毁灭。我们自己控制着自己的末日。抑郁症患者虽是因病离去,却是一种朝向自我世界的回归。自杀者也自己裁定了去留,这种裁定是公平无误的。枉死者确有些冤枉,但谁知道是冥冥之中哪种缘由引导他们?我们的末日,都是自己的选择,天堂地狱也是自己选择的归宿。 每个人的世界像一个独立的星球,循环往复的旋转,虽然姿态时刻翻转变换,但是轨道只有一条。无论是康庄还是崎岖,我们的人生都像是物理理论中的时间轴线,若要返回或停止便触动神迹,会惹天怒人怨。我们可以选择,可我们进行选择这件事,是没有选择的。 看着窗外雪片纷飞,是我今年见到的第一场雪。我似乎一直在躲避着北京和西安的每一场雪,直到末日之前的这一次,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引导吧。我突然觉得,人生该做的,就是做难以确定但是注定的选择,走难以辨识但是必走的路线,迎接难以预料但是一定会到来的每一天。街上,有人在车窗前涂抹写字,有人在皑皑大地上踏雪留痕,我自顾自的想着似真似幻的传说中的《古兰经》上末日预言——一阵冷风吹过,不再有任何一个哪怕对尔撒还保持一点点信仰的人,这时,审判日到来了。

三角地·初雪'

三角地·初雪 2019 有很多老居民叫这里为三角地公园,原因是这公园坐落于二环交叉路口的三角形地带,地形独特,且便于到达,附近居民都很喜欢来这里休闲娱乐。公园里还有明代城墙遗址,古色古香,有老北京的韵味。 我时常带孩子来中央音乐学院上课,课余时间自然少不了来这里闲逛。这周六,北京初雪,我背上相机记录下了雪中美景。 树木

佳能魔灯固件Dual ISO功能实践'

写在前面 初识魔灯固件Magic Lantern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业余时间比较多,会找机会尝试一下刷机、魔改等电子设备玩法。当我听说佳能单反相机也能刷机的时候,很是欣喜,觉得有大神出手,就再也不怕官方对旧设备进行“ 抛尸 ”了。 其实,那时候的电子设备远没有现在的手机升级那么勤快。如果没有重大bug,很难享受到官方固件升级服务。对于一般玩家来说,也完全没必要自己刷固件,风险较大,回报率不高。但是,对于专业视频和摄影玩家来说,能够通过刷机获得新功能,而省下一笔不菲的投资,也算是一件好事。魔灯固件也因此应运而生。据说项目最早是根据专业电影工作者需求而发起的(不确定信息来源)。 魔灯固件有很多常用功能,例如:RAW视频、峰值对焦、双ISO等等…… 今天老派想跟朋友们分享的是魔灯固件常用功能之一——Dual ISO,汉语也有叫双感光度或者双iso的。 什么是Dual Iso? 复杂的技术原理就不解释了,用老派的大白话解释就是,同一张照片用两中ISO设置拍摄,并且合成为一张照片。有人会说那不类似于HDR吗?其实这个还与HDR技术有所不同,它是感光元件以像素行为单位分别用不同的ISO感光拍摄,出来的原图是一横道一横道的。附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Dual ISO模式原片1:8局部放大 Dual ISO模式经插件转换后1:8局部放大

2023戒台寺郊野公园春游'

周末还是带家人爬山,因为对寺庙不是很感兴趣,所以直接往后面公园去了,山路上车多人多,到门口没地儿停车,只能掉头停路边。公园很大没爬完。而且现在公园还没开放,都是小洞钻进去的。 山上遇到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一家人,算是个小惊喜,愉快的聊了一会,很开心。 照片好像有重复的,无所谓了,随便照照,随便发发。

钓鱼台外墙随拍'

路边的老大爷说:外墙的叶子现在还没有黄透,还有点绿。我却像是受到了高人点拨似的,死命的冲了过去~ 这次的任务是熟悉镜头,练习一下人物。总感觉自己拍不好,可是看一看去年这个时候拍得东西,感觉到自己还是在一点点的进步。地址: (银杏树)

遭和解:活着 然后痛并忍受着'

12月21日凌晨,我在飞驰的火车上被噩梦惊醒,跟平时一样,醒来后就记不得梦魇,只是有些胸闷。 轰隆的火车像是撒了缰的野马,在暗夜的平原上奔跑。旁边铺上的大叔们鼾声起伏,互不相让,睡得可真香。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特权吧,我想。因为,无论多么荒唐的事情,在他们那个时代都经历过了。现如今吃饱穿暖,除了三高病痛,已经没有能让他们失眠的事情了。 我摸索着下了铺,晃晃悠悠地坐在窗边,拿出手机打发难眠的夜晚。就像往常一样,新闻里充斥着绝望,但我还是欲罢不能的浏览着,有时候竟觉得自己是个受虐狂,却因无奈和彷徨。 入眼的新闻大多希松,但还是有条新闻让人不得不看。好吧,大半夜的,我承认手贱。那条关于“李刚案”和解的新闻赫然入眼。我的梦魇注定伴我今夜。 记不清从何时起,我的脑中充斥着愤怒。对于社会的冷漠、弱者的隐忍、强者的拔扈,内心从未释然。那些靠血缘统治这个国度的长老们,依然允吸这百姓的血汗,就像千百年来一样,与人类的大趋势格格不入。 李刚案的爆发就像所有类似的事件一样——公权利的私化,让年轻民众怒不可揭,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们把怒恨埋藏在心底。然而,历史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案,现阶段,爆发的结果是鲜红色的。那些穿过学生身体的子弹,碾在学生身上的车辙还历历在目。那场血的镇压让整整一代人沉默了,却徒然挽救了一个曾经虚伪的政府。这注定是历史的一个玩笑,历史却让其意外的发生了变化。 我不否认社会在向前发展,拙劣地保持着强劲的改革动力。遗憾的是,那根基已经危在旦夕。无数个“李刚”正将我们这一代人踩在脚下,妄图用基因让我们永不翻身,这是邪恶轴心的巨大阴谋。我们所渴望的民主,科学,人权,在儿女情长的虚伪嘴脸下,无处藏身。 那是一条漫长的维权之路,就像李刚案被害人的苦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疏解一样。我们的变革也不可能在“和谐”的环境下产生。我们时常需要的就是镇定地忍受,明晰着痛苦。在注定的悲剧面前寻觅希望。 ——凌晨于京包线列车

献给坦桑尼亚火炬手阿赫瓦里——《最先与最后》鲁迅'

  前一段时间在读《红色狂飙——左联实录》这本书,我对于那个时代的作家有着特殊的敬佩。那种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不是持有什么主义,或者所谓“左、右”的概念能够概括的。  革命永远只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有胸襟才能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气质!  今天,奥运圣火传至非洲的坦桑尼亚,这里曾经诞生了一位奥运英雄——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这位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项目选手,因为中途受伤不愿离场,最终用了四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比赛。这位坚韧不拔的黑人选手,成为了那个种族歧视斗争空前激烈的年代异常耀眼的一颗明星!  谨以鲁迅老师的一篇文章,表达对阿赫瓦里的敬佩和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期许!【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最先与最后》鲁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拚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嫘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豫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窗外看到了阴阳云'

平时很少注意清晨北侧窗外的景色,今天早起要去做核酸,抬眼一看,有一片很规整的云正好罩住了目力可及的范围。有点像电影《独立日》里面的末日景象。应该是叫做阴阳云。

这年头还有人在电脑上用MicroSD卡?'

还有人在电脑上用MicroSD卡吗? 当然有,我觉得这个东西简直是太棒了。 因为最近笔记本512G硬盘快要满了,笔记本还算挺新的,用着也很习惯,扩容换硬盘当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送售后、拆机、导数据、等待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的忍耐程度,太慢了。 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外置扩容。但是,移动硬盘太占地方、U盘插来插去很不方便,而且不小心碰掉了很容易丢数据(血泪教训)。看着电脑侧面的MicroSD插口,突然灵光一闪,这个接口可也不是白给的啊!回忆一下,我用过的4、5台笔记本上,基本都有这个小插口,前两年的还同时具有SD和MicroSD插口,之前我还嘲笑过电脑厂家,这个接口有啥用,还不如去掉,没想到现在我也打起了这个主意。 不过话说回来,存储这方面我关注的主要是读取、写入速度,因为平时用到的doc、dwg等等格式文件,都是对小文件读取速度敏感的工作。SD卡当然是比不上固态硬盘SSD了,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基本能到200m/s以上,可是我又不是当作系统盘,速度能够接受就行。这两天我把主要工作放到了一块读写速度比较好的U盘上面,速度完全与正常无异。而且,随着无人机等拍摄设备的普及,SD卡的读取速度也越来越快,我觉得用在电脑上都有点大材小用了。 其实,大多数人的普通工作,在机械硬盘上都能正常完成,SSD的作用无非是使系统盘飞速运行。所以,前几年还有大量的双硬盘——SSD+机械笔记本组合,兼顾高速系统运行和大量文件存储。现在,随着MicroSD卡逐渐亲民,机械硬盘完全可以被存储卡所取代了,终于不用忍受那沉重的大壳子了。 其实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下次换笔记本导数据的时候,可以一插了事,岂不快哉!

与《三体》的一场科幻大梦'

在我读过的闲书中,《三体》算是很特殊的一本。刘慈欣在科幻世界连载时,没有买过期刊。正式出版后,南方周末报社搞了一个叫做“三体”的app——其实就是正版的电子书——我花了6元钱买下了它。当然,在我用iPad看书眼睛疼的要命之前,我至少还觉得挺新鲜的,这算是我在电子设备上看的第一本书。读后多年,很多细节忘记了,只记得很精彩。前阵子又犯瘾在kindle上买了一本,19.9元,不算便宜。 相对于后面两部,第一部的人物性格更加吸引我。 科学家汪淼和警察大史的主线引人入胜,一个著名科学家和一个大大咧咧的警察,从互相斗嘴到相互扶持成为好朋友,像是世界末日里的黑色喜剧,让人觉得很温暖。但终究是大史帮助汪淼多一些,在被智子锁定的地球环境中科学家真的成为了弱势群体,即使没有选择自我毁灭的,最终也成了仅存的麦田守望者,绝望而无奈。非常讽刺的是,起初最有希望破解三体引力模型的,竟然是一个被收留的“天才学渣”,具备天生的数学敏感性,却是个十足的懒人。虽然引力模型最终以失败告终,甚至被三体游戏里的“科学家”们批为一文不值。但它终究还是让人类脆弱的内心燃起了一丝希望。 叶文洁这个形象异常丰满,饱经磨砺,城府极深,完全颠覆了一位女性科学家的形象,让人深受触动。这样一位书香门第的女学生,演变为亲手害死丈夫的女科学家,逐步成为全球反动组织的精神领袖。却依然能隐藏在一位慈祥的退休大学教师、一位老年丧女的母亲的形象之后。这种转变和隐忍从人类性格角度来讲实在是难以置信,让人扼腕叹息——时代使然、人性使然。 这一部分的故事,像是为人类所有已知的科学理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绝望等待着一切的终结。我们自称为虫子,即便发现了外星文明,知道了智子的二维展开,知道了我们的科技已被锁定……却依然只有被一脚踩死的厄运,何等的悲凉。在这样的时间尺度下,我们还在做着类似“文革”的傻事,还在为《寂静的春天》而争论、迫害,还在想着向外星文明传送什么政治观和价值观,真的是贻笑大方。 我想这就是科幻的魅力,在巨大的尺度下探索人类社会的可能性,穿插着对宇宙、时空和物理规律的终极思考,时而让人感到深深的恐惧。《三体》里这股子浓浓的“愤青”味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吧。大刘这科幻老愤青把席卷全国的文革浩劫,浓缩成叶文洁一个人的复仇故事。并将这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大丑闻,大手一挥地扔到全宇宙面前,酣畅淋漓地破口大骂。虽然,这种隐喻即便在科幻作家中也不是首创,但大刘的故事更加痛彻心扉,批判也更加彻底。 从第二部《黑暗森林》开始,大刘就像是“开了挂”一样。如果说第一部的一切科幻设定都是新颖而吸引人的,那第二部的设定,则是让人拍案叫绝。 “面壁人计划”对所有三体迷来说都是难以忘记的。唯一成功的一位面壁人罗辑是穿插于《三体》后两部的灵魂人物。即便是到了第三部很少出境,但对于三体时代的人类来讲,罗辑都是神一样的存在。而且,这个神一般的存在不是被人类信奉而来的神,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误解和贬低又无数次坚守而得来的神。同时,他也是真正挑战人类的策略极限、技术极限、胆识极限的人,或者还可以说,他是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赌徒!一个深谋远虑、却又胆大妄为的赌徒。被逼无奈的赌上了全人类的未来。他那项被人嘲笑许久的“巫师计划”甚至差点毁了他自己,却在多年之后被验证,峰回路转,再次让罗辑封神。 可惜此时的地球所处的太阳星系已经被三体人的“水滴”封死了,三体占据了绝对优势。就在全人类处在垂死边缘的时候,罗辑精心策划的“摇篮计划”横空出世,简直是惊为天人。实实在在的拯救了一次全人类,至少是开启了长期的宇宙冷战对峙时代,避免了悬在头上的一次毁灭。我每次读到罗辑用枪指着自己的脑袋,通过智子与三体人谈判的时候,都会热泪盈眶。全人类的命运系于一个半死不活的面壁人身上,用一人之力抵抗宇宙的的黑暗森林,何其悲壮,何其震撼! 常被人提起的完美女性庄颜,我就不细说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春梦而已,算是锦上添花吧。可能大史——史强内心里也这么认为吧。 第三部《死神永生》是大刘时隔两年后推出的作品,与我预料的很相近,第三部更多了些玄幻的色彩,当然,硬科幻的风格还是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故事情节推进的关系,《死神永生》被推向了更为深远的宇宙空间,不再以地球和三体为故事的中心。甚至在三体星系被宇宙更高文明毁灭之后,人类面临着更加空虚无助的境地。故事最终的归宿走向了多维宇宙,大刘圆满的将“黑暗森林”体系推向了“宇宙尽头”。但这也只是其中一条主线,除此之外,第三部还有很多的亮点值得回味。 接替罗辑成为执剑人的程心可以说是灵魂人物,我喜爱这个人物比庄颜多太多。程心和云天明,或者说云天明飞向宇宙的大脑之间的爱情故事可歌可泣。大刘也在第三部把一个人类社会的终极问题抛向了读者。人类的情愫到底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存亡,这种爱在宇宙中是通用的么?这种矛盾贯穿第三部始终,让人极为纠结。从程心作为执剑人的失败,到程心命令停止光速发动机的研发,从而导致太空人类遭遇灭顶之灾。每一步都因为莫名其妙的人类的情愫,而让人类自身面临着死亡(也可能跌入二维空间不一定被称作死亡)。甚至到最后,因为自己的任性和好奇而错过了与云天明在蓝星厮守终身的机会,与关一帆困在小宇宙中直到故事结束。虽然作为幸存人类来讲,她是相对幸运的,但是,我认为对于程心来讲,这是一生最大的悲剧。 第三部中的两个概念最为吸引我,一个是“二相箔”,另一个就是推广到多维宇宙的黑暗森林体系。其实这两个又都从属于一个概念,那就是多维宇宙。这个概念其实在物理学的“弦理论”早已有人论述,我因为对此一头雾水,就不再卖弄。以前听到这个概念,还是大学基础课物理老师的课余拓展,和毕业后结识的一位北师大物理教授在饭桌上普及给我的,并且还夹杂着佛学、命理学之类的东西。所以,这理论在我脑中一直都是玄幻一般的东西。但是,在这部小说中,我反而觉得这个理论被演绎得简单而精彩。 宇宙中高等生命被形容为一群不负责任的高智能混蛋,为了打击其他文明,不惜将宇宙“降维”,最终与其他文明一起消失殆尽。这种自杀式的侵略实在是不能理解的,但在宇宙中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是不是“降维”到0了以后,又直接恢复到了11维?如此往复的宇宙到底向何处去?大刘最终还是把这个悬念留给了读者。当然,我认为他自己心中肯定有无数个答案,但是没有一个是完美的。面对宇宙这个人类还甚至不能探明万万分之一的巨大空间里,又有什么想法是让人觉得完美的呢? 回到人类这个尺度上来,太阳系最终消失在“二相箔”的“纸片”中,竟然被称为“优待”!这种感觉,像极了第二部中“虫子”的概念。我们作为“虫子”,竟然被“大炮”一般的宇宙武器消灭了。这确实是“虫子”一生的荣耀了。 罗辑一个人守在火星上的人类博物馆中,看着蒙娜丽莎的微笑,心中想念着庄颜和孩子那美丽无邪的笑容,静静的等待着被撕扯为2维物体。他的内心一定是平静的,因为在《三体》设定的人类历史中,能平静的死亡似乎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了!

“西电卡门”卡住了谁'

一夜之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卡门”事件轰动网络。原因是学生个人信息遭到学校的私挪私用,而记者询问原委时,竟遭到学校部门领导的强硬对待。这种荒唐的举动,让学生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成为了工商银行信用卡用户,并置整所学校于舆论姿态的最低点。正值全国加大拉动内需力度的当口,同学们晕晕乎乎的陷入了提前消费的预备群体,改革开放的30年市场化带来的拜金和浮躁,已经在盛大的庆祝活动下逐渐蔓延、爆发。真不失为一次戏谑和讽刺。 报道中那名勇敢而不失风度的女记者,以柔弱的身躯和不堪凌辱的精神,顽强对抗着盛气凌人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长。在扣押的凌辱和威胁下,维持着作为一个媒体人可怜的基本姿态。闻之愤怒,思之心酸。 很多看报道的人,自然认为领导面目可憎,学生麻木不语。唏嘘与谩骂代替了关注与反思。所有的人在无边八卦的和谐气氛中,忘却了愤怒和酸楚。其实,这种思维有个很不好的后果,就是最终大家会把事情无限的扩大化,而忘记了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次以权谋私在偌大的中国真的是不值一提,坏就坏在强建周的态度触怒了女记者,因而引发了一场遍及全网的辱骂风潮。本来是一次媒体对恶势力的揭露,却演变为了一场对腐败和无知毫无边际的声讨和谩骂。事实证明,谩骂是最没有用的。一如高官落马异地高升,又如三鹿领导全部复职,还如足协领导叉腰连任,其实在官本位的年代,你的无限谩骂只能证明你的无限无能。 记者的无能就在这一点上,当你没有办法实现你的新闻理想时,所能做的就是煽动情绪。民众的反对力量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雨大了,就自然会有人出来“遮风挡雨”,这是被历史证明过的。所以,民众的从众心理和狭隘天性注定了这次炒作的低俗和无聊。你的新闻客观性,已经在你的客观报道中失去了原味。狭隘的客观还不如全面的压制! 我不想一味同情学生,声援记者,或者谩骂腐败。我只想说,“西电卡门”事件的爆发,真正被卡到的不是学校的领导,不是学生的觉醒,更不是对新闻理想的实现!被深深“卡到”的只有政府从容解决问题的紧迫时间,被“卡到”的只有民众与政府的信任和依赖,被“卡到”的只有人民从容应对腐败和黑暗势力的方式方法,被“卡到”的只是中国人民成长为一个“大国国民”漫长旅程。

有关工程设计行业两则'

这两条notes是在与同事探讨行业前景时的一点思考,本来想写在本月notes里的,但是文字码上来发现字数可观,可以凑一篇日志了。 第一,管理者把图纸的质量和进度等的问题都归咎于工程师,其实是不对的,管理者需要反躬自省。管理者必须明确每个技术需求、挡掉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争取合理的设计时间。而不是对需求方照单全收,把压力都放到工程师身上。 管理者也必须对工程师提倡设计、思考、学习精神、分享风气。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愿意明白这个道理,那么现实项目中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甩锅。大声抱怨项目出现问题是因为工程师不愿加班,不愿出差,不懂沟通。其实根结在于,与工程师相比,很多管理者没有吧管理当成一个专业来对待,缺乏专业素养和应有的职业操守。 第二,我很反感将工程设计行业的从业者称为“设计师”,应该叫工程师比较妥当。从实际从业者的角色属性、承担的责任以及职业性质来看,工程师远比设计师更为妥帖。设计师的叫法将从业人员局限为画图匠、绘图工,抹杀了职业属性中的工程技术咨询属性,也卸掉了工程师对于项目执行阶段合理性和可执行所负有的重大责任。 我们在逐步挣脱设计行业枷锁,摆脱经济形势影响魔咒的过程中,想要实现逆势增长,必须摒除要么绘图,要么摆脱绘图的二元分裂症状,将未来的人才培养放在打造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的,大写的“工程师”上面,否则,在千篇一律的dwg文件里,哪里能寻见“工匠”的一点影子呢?

香格里拉闲情偶寄'

迷迷糊糊的半躺在狭窄的巴士上,我几乎已经忘记了怎样去休息,连续两个多月的工地生活简直像是要把人撕碎。初尝工程苦楚之后的一次意外旅行,像极了一针强心剂,在极端羸弱的小心肝上噗地捅下去,说不上是肉疼还是药效了得。 车上的新同事们我大多都还叫不上名字,甚至分不清那些是家属,那些是同事。但是,有一点我能看得出来,那就是他们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奔波和劳顿,在艰苦工作和去往人间天堂的路之间迅速变换姿态,不停的为来之不易的旅行而思忖、筹划。新人或老人,亲人或故人,领导或下属,相濡以沫或天各一方,这时都坐在同一辆飞奔的巴士上,逃命似的奔向心中的圣洁之地。新鲜感的消退,才使得大家渐渐轻松,笑语盈盈。 我在平整的滇藏公路边扫描,不知疲倦地搜罗着所有能够看到的景致。如果说多情的丽江古城是异步一景、满眼琳琅,像是典雅的中国画,那么这片高原则是一幅浓墨勾勒的水彩画,每看一处尽是鬼斧神工。山川风雕日琢,河流吐纳天地,草原广阔无垠,雄浑的景色尽被这里囊括,如果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那么,香格里拉归来大概你又可以不看草原、不看雪山、不看木屋……一股幸福的暖流传过胸膛,还没到那里,我已经开始担心要离开了。 坐在飞奔的客车上,眼中的美景稍纵即逝,生怕错过了什么。所以,一路上都歪斜歪着脑袋,扒在车窗玻璃上。久而久之,落下了脖颈的毛病,只要坐上车,脑袋就摆不正。玻璃上与嘴巴平齐的地方总有一块印记,大概也是长期与玻璃亲吻的杰作,就当那是我献给香格里拉的飞吻罢。此外,在密闭空间里无所事事的几个小时,除了享受如画的美景,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寻找下一个瞌睡的姿势。 山间的每一条公路都是那样的类似,蜿蜒曲折,像是甩开了的水袖,故作多情地撩拨着空荡荡的旅途的心。每看到梦中的画面跃然而出时,便多生出几分感慨。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虽能一睹芳容,却惟独少了一份多情的衬托。孓孓影只地瞭望远方,很容易借景消愁。本来旅行是好事,却平添几分无病呻吟。因此,自作多情的人总是难以放开手脚,像我这类人漫无目的苦行,有时还不如在家闷头大睡。为了不辜负此情此景,赶快收起矫揉造作,拿起相机记录下仙境一般的香格里拉。毫无悬念地,谋杀快门又一次成为了本次旅行的主要任务。一路愉悦的咔嚓咔嚓…… 跟团旅行素来就是一件很俗的事情,所以,再凌厉的人也未能避免。到达迪庆县的下午,我们一行人就匆匆忙忙的闯入了会客用的藏民“家”中,并受到了不凡的礼遇。在歌舞升平、欢声笑语中,我渐渐开始犯浑,不想无辜的被旅行团的行程所愚弄,也不想被乌烟瘴气的谄媚演出扫极了兴。于是跌跌撞撞地跑到院落里,甩开肩膀,抬头仰望……没有人会像我一样不知深浅了,我才刚刚来到这里个把小时,就想吐纳天地、撷取精华,人家在这里世世代代生活过来,还没敢抛弃众人独自思忖。可是,这一刻的草原真是太迷人了,所有的一切似乎只为我一人而存在。我突然打消了怯懦的自责,因为我兀自相信,这一刻为我等待了太久。 自甘寂寞多数时候不可取,惟独这次我庆幸我的逃离。时至黄昏,白天忙碌的云朵突然安静了下来,静静聆听着夕阳的歌声。歌声中,夕阳洒下了爱与温暖,云朵们面容绯红,却又对晚霞欲罢不能。他们星星点点,相互缠绕,尽显妖娆,好像为我一个人而翩然起舞!我似活在梦境中,索性就躺在院墙外面的草地上,不愿起来。 大地拥入怀中,天空尽收眼底。高原的风肆无忌惮,却饱含绵绵情意。像是高原上的姑娘,时而能歌善舞、狂放开朗,时而娴静优雅、含情脉脉。我深深为她们着迷,如果我能留在这里,一定会为此痴狂。 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是大自然磨砺了你们,野风烈日虽然有些残酷,但它也赋予了你们快乐的性格、和谐的心灵。对自然的崇拜是最为崇高的信仰。在我眼中,你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此时的我也一样。

铁骨铮铮铸坚犁'

老爸老妈都在兵器企业工作,他们一生都在为祖国的安宁而不懈奋斗。我谨代表国家、代表人民、代表我自个儿感谢他们了!造护国尖兵,铸富民坚犁!

日落长安街'

长安街,车流滚滚,熙熙攘攘。象征着长治久安,象征着千年基业。那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泱泱大国的荣耀。从汉中到北平,从封建王侯到红色政权,纷纷扰扰的中华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的黎民百姓期盼着安宁的生活,可又有几人能深明大义体察疾苦,几人能励精图治为民祈福?浮华荣耀的背后,是血泪和控诉。 国庆将至,天气也不错,非学派加紧拍摄,多出几张片子。如果没有意外,国庆之时,我会在内蒙古大啖羊肉串。那些个铁疙瘩和爱国青年们,你们跟这儿齐步走吧,哥有点寂寞,就不陪你们了。

老婆的水草缸'

最近北京疫情严重,出不了门,家里会突然出现很多平时不常见的东西。例如,很多年没有拼起来的乐高、以前难得吃到的手工面条、或者这种平时没时间种下的水草缸。

窗露'

如果在很北的北方,冬天到了,窗户上就会结一层漂亮的窗花。可是北京没有那么冷,冬天的清晨,窗户上会结这种晶莹剔透的露珠。我想了想,干脆叫它窗露吧。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用过这个词,我觉得很美。

祝福武汉'

还有两天,武汉就解除封锁了。盼望这一天已经有三个多月,疫情没有一日不牵扯着全国人民的心。 我四年前曾与武汉有短暂的接触,一座内陆港口城市,车流穿梭,活力四射。 希望这座城市能够早日回到过去的喧嚣和热闹。

如何才能成功/How To Be Successful'

这YC 总裁 Sam Altman 的推特长发言。 如何才能成功(关于职业生涯的Twitter长发言版) How To Be Successful (At Your Career, Twitter Edition) 

博客寄语:

    Share & Attitudes

实时播报:

博客号-学习成长

相信每一分耕耘都有每一分收获,致力帮助博客主所创作的博客能更快的被收录! 如果有其它需求,可联系下方邮箱。